首页>今日巴林>部门动态
来源:赤峰融媒
发布时间:2025-10-27 11:36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巴林右旗始终将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以精准务实的举措挖掘、培育、用好乡土人才,让人才的“活水”源源不断润泽乡村沃土,为农牧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如何让扎根乡土的能手脱颖而出?巴林右旗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给出了答案。旗农牧局牵头开展学员精选工作,覆盖多个领域,全力发挥苏木镇、嘎查村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鼓励支持乡土人才领办产业企业、兴办专业合作社、创办家庭农牧场。目前,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9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56家,家庭农牧场1001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在挖掘本土人才的同时,巴林右旗注重发挥“归巢效应”,围绕肉牛肉羊等主导产业,重点吸引有知识、有想法的中青年群体返乡创业,为产业集群发展储备了一支业精技强的人才队伍。
培育是关键环节。巴林右旗坚持精耕细作,大力建强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围绕重点产业和项目需求,走好“产才融合”之路。全旗投入1.99亿元资金,打造肉牛肉羊舍饲养殖示范嘎查村11个、肉羊科技小院1处、科技先行展示示范基地7个。通过“新农人培育行动”“电商人才培训中心”等平台,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农牧业科技成果展示基地7处,改造农牧业现代化科技创新与服务中心1处。在巴林右旗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园区、良种场“1+12”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人工饲草、青贮玉米、籽粒玉米等优质品种的筛选,示范品种200多个。2024年大豆重大技术协同推广示范区的高油大豆品种“赤豆5号”,亩产量再创新高,达到297.3公斤,创造了赤峰市大豆高产新纪录。
培训方式上,巴林右旗创新采用理论课堂教学与田间地头观摩相结合的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025年,预计培训农牧民2.5万余人次,培育高素质农牧民162人。同时,旗农牧局积极组织经营主体带头人赴北京、武汉、杭州、呼和浩特等地参加“头雁”培训,截至目前已有31人参与,通过走出去开阔视野、学习先进,实现思想技术的“蝶变升级”。
巴林右旗农牧局局长单海江说:“我们始终把人才振兴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构建‘寻才、育才、护才’的全链条工作机制,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舞台上施展才华。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力度,完善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如今,在巴林右旗,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正在茁壮成长,他们带着技术、知识和热情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共同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崭新画卷,持续跑出乡村振兴的“巴林右旗加速度”。
蒙公网安备150423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