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巴林>地区动态
来源:赛罕街道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9-23 16:24
在多兰社区,一场围绕着居民需求展开的暖心变革正悄然发生。近年来,多兰社区始终将民生实事作为社区发展的核心要务,聚焦社区食堂这一“关键小事”,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通过盘活闲置空间、建立服务机制、创新服务理念,打造成一个集餐饮服务、公益互助、情感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生活新空间,让社区旧貌焕新颜,温情暖民心。
盘活闲置资源 社区食堂办起来
在多兰社区旧址,崭新的社区食堂招牌格外醒目。这家定于8月18日开启试营业的食堂,由670平方米的社区闲置用房改造而来。曾经的社区旧址,如今已焕然一新。破损的房屋蜕变成新,坑洼不平的步行砖也变得干净平整。
步入食堂内部,柔和的灯光洒在崭新的桌椅上,窗明几净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操作间展柜里,新鲜食材整齐摆放。就餐大厅采用简约温馨的装修风格,“珍惜粮食”“反对餐饮浪费”等文化标语醒目张贴,营造出健康、节约的用餐氛围。后厨中,厨师熟练地将土豆切丝,不锈钢操作台上,晚餐菜品已准备就绪。在就餐区域,不少附近居民早早抵达,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水果,一边愉快地唠着家常,满心期待着就餐时刻的到来。
建立服务机制 优惠政策亮起来
社区食堂每日采购新鲜食材,为居民提供早、中、晚三餐服务,每天每餐有25-30种不同的菜品。食堂以低于市场20%-30%的价格面向全体居民开放,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给予阶梯式的折扣优惠(60-79周岁享受8折优惠、80-84周岁享受7折优惠,85周岁以上居民可免费用餐)。同时,带动辖区居民实现“家门口”的就业。目前,已经吸纳了10余名本地劳动力。“这里离家近,每月能挣3000多元,还能学手艺。”员工小孟笑着说道,言语中满是对这份工作的满意。
为提升社区食堂服务质量,社区组建以退休老年人代表为主的“食堂监督团”。他们离岗不离心,发挥余热,每月随机对食材溯源和检查烹饪流程,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居民还可通过参与食堂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凭积分兑换餐品。通过这些烟火气与多元功能的融合,社区打造出了“助老+就业+普惠”服务新场景。让社区食堂成为了社区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创新服务理念 党群关系近起来
社区食堂以创新服务理念为指引,为全年龄段居民提供贴心服务。针对老年人,邀请专业营养师团队制定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菜单。此外,社区预计在食堂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义诊、文娱活动等,全方位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对于上班族,食堂提供快速便捷的就餐服务和丰富多样的套餐,满足其营养需求。对于孩子,食堂推出卡通造型面点、水果沙拉等特色菜品,定期开展“美食小课堂”活动,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和动手能力。
在食堂运营过程中,社区积极参与各项服务,密切与居民的沟通交流,充分倾听居民意见建议,让社区食堂成为党群沟通的重要桥梁,有效拉近了党群关系,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从新鲜食材到普惠价格,从老少咸宜的菜品到多元服务的温情……多兰社区食堂用三重“温暖密码”诠释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为社区的民生画卷添上了温暖一笔。
蒙公网安备150423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