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巴林>地区动态
来源:巴彦琥硕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9-30 16:43
金秋时节,漫步在巴彦琥硕镇中组村的田野,黄澄澄的葵花海鎏金溢彩,甜菜垄间绿意盎然,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这幅“地生金、人增收”的丰收图景背后,是中组村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创新推行“租金+薪金”双增收模式的生动实践。
过去,中组村部分土地因零散经营、产出效益偏低,农牧民“守着一亩三分地”难破增收瓶颈。今年以来,巴彦琥硕镇党委统筹部署,村两委主动担当破局,通过逐户摸排意愿、算清“收益账”,积极搭建土地供需协调平台,成功推动全村2000余亩土地规模化流转。
土地“聚”起来,产业才能“强”起来。巴彦琥硕镇紧密结合当地“昼夜温差大、光照足”的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将传统杂粮作物替换为葵花、甜菜、谷子等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既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构建起“规模化种植+订单销售”的产业闭环,也为增收筑牢“产业根基”。
“双引擎”的核心,在于让农牧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土地流转不仅让农牧民拿到了“稳稳的租金”,更催生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每到作物生长关键期,无论是田间除草的精细管护,还是葵花插盘等农忙环节,土地经营主体均优先雇佣当地村民参与劳作,让村民实现“务工不离家,挣钱顾全家”。“家里20亩地流转出去,一年光租金就有1.6万多元;农忙时来地里干活,一天还能挣200元。”村民于振军算起增收账,脸上满是笑意,“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两份收入既省心又划算,一年收入加起来顶过去两年!”
如今的中组村,土地成了“增收资产”,村民变身“产业工人”,“一份土地两份收入”的双增收模式让农牧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下一步,巴彦琥硕镇将继续锚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推广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发展,让更多农牧民在产业发展中共享红利,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的民生根基。
蒙公网安备150423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