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走进巴林>景区景点
来源:巴林右旗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4-26 11:59
巴林右旗博物馆是1985年在原巴林右旗文物馆的基础上,由自治区文化厅批准成立的全区第一家旗县级博物馆。原自治区政府布赫主席为之题写馆名。目前该馆名列全国文物大县博物馆的前位。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游人专程来馆参观、研究、考察。建馆以来,多次受到上级各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曾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物博物馆系列先进集体”金牌奖。

巴林右旗是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辽代的五位皇帝葬于我旗境内,辽庆州城内保存完好的释迦佛舍利塔,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旗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目前馆藏文物5822件(套),其中:经国家文物专家组鉴定的一级文物262件(套),包括国宝级文物4件;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的二、三级文物329件(套)。此外,馆内藏有我国各时代古钱币8万余枚,其中:辽代钱币多种,“天禄通宝”钱现为世上珍品。文物总量及精品数量均占全区旗县级博物馆第一。
巴林右旗博物馆文物基本陈列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辽代皇陵特色展”;第二部分为“史前文化精品展”;第三部分为“民族民俗展”。

“辽代皇陵特色展”:通过辽代州城遗址、皇陵及契丹贵族墓葬出土的精品文物,展示了辽契丹皇室及贵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丧葬习俗等辽文化。陈列中以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出土的凤衔珠银鎏金法舍利塔、精美的瓷器、各种丝织品;辽庆陵陪葬陵出土的“太叔祖哀册文”、“宋魏国妃墓志铭”等契丹文、汉文六合墓志等珍贵文物为亮点。

“史前文化精品展”:通过那日斯台等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石器陈列,展现出新石器时代的西拉沐沦河流域远古先民们的识玉、制玉、尚玉,以玉为尊的神秘习俗和精堪的制玉工艺。

“民族民俗文物展”:陈列了巴林王服装、康熙龙袍 ;蒙古贵族服饰;清代瓷器;蒙古族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巴林历史文化。

蒙公网安备150423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