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8-28 11:03
秋风掠过巴林右旗草原,草叶簌簌与机器轰鸣相遇——塔吊巨臂在蓝天白云间缓缓舒展,搅拌机、钢架敲击声此起彼伏。一个个重大项目从蓝图落地为标准化圈舍、现代化车间等实景,为这片土地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走进5万只罕山白绒山羊高效繁育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现场,只见红砖码成整齐的垛,工人们加紧建设标准化羊舍。牧民斯日古楞扛着木方走过,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技术员说这羊舍能调温、能通风,羊绒细度也能提升一个档次,咱们卖绒的钱能多三成!”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周边5000户养殖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相当于给每家添了个稳定增收的“钱袋子”。
在宝日勿苏镇的优质种鸭基地,另一番忙碌景象正在上演,工人们有条不紊地用钢筋加固鸭舍框架。“鸭舍能自动调温、自动喂料,建成后每年预计出栏50万羽优质种鸭。”项目负责人刘冰指着设计图说。当地牧民曹都扒着栏杆往里看,眼里满是期待:“等基地建好,我就来报名上班,跟着学智能化养殖技术,以后自己也能搞特色养殖,日子肯定越来越有奔头!”
若说农牧业项目连着牧民的“粮袋子”,那位于巴彦塔拉苏木宝木图嘎查的峰蓝新能源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电站,就是守护草原生态的“绿色充电宝”。走进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混凝土搅拌车往来穿梭,工人们正给储能电池舱浇筑基座。牧民都愣仓看着眼前的“钢铁方阵”,忍不住跟身边人念叨:“这是个‘大电池’,能把风吹来的电、太阳晒出来的电存起来,保障以后用电更稳当,最稀罕的是,每年能少排好多二氧化碳,抵得上在草原种450万棵树。”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我们要把项目建设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巴林右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加梁拿出项目进度表介绍,上面的数据透着实干劲头。今年,巴林右旗推进的44个新建项目中,37个已办理完前期手续,84.1%的办结率让项目“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48个项目已开复工,开复工率达75%;19个新入库项目已形成3亿元有效投资,为发展攒足了后劲。截至目前,巴林右旗已谋划“十五五”规划重点项目240个,总投资640.4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超七成,为未来发展绘就了清晰蓝图。
行走在巴林右旗,无论是养殖基地的现代化棚舍,还是储能电站的钢铁矩阵,重大项目建设的热潮在草原上持续涌动。这热潮里,有产业兴旺的底气,有生态宜居的守护,更有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幅草原增绿、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蒙公网安备150423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