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巴林右旗自然资源局
发布时间:2023-06-15 15:35
一、出台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全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与高质量发展相关要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效传导旗(市、区)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指标要求,指导和规范我旗苏木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186号)和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批工作的通知》(内自然资字〔2023〕7号)有关要求,加快推进我旗苏木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健全完善我旗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推进方案。
二、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重要政策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4.《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厅字〔2019〕48号)
规程规范
5.《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6.《内蒙古自治区苏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7.《内蒙古自治区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三、目标和主要内容
1、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低碳减碳的基本方针,落实并细化上位规划确定的生态空间格局与管控要求,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意识,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和生态安全底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科学布局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盘活苏木乡镇空间与产业资源,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与水平,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3、按照上位规划对苏木乡镇的职能分工,综合考虑苏木乡镇交通区位、自然资源、产业发展、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和当前亟需解决问题,明确各苏木乡镇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
4、依据旗(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类型,根据村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传统风貌等因素,提出规划目标,进一步统筹谋划村庄发展定位。与上位规划充分衔接,确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和任务,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确定建设用地总规模,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公用设施用地规模、户均宅基地规模、人均建设用地规模等。
四、关节词、专业术语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 保护的陆域、水域等面积。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法确定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实施特殊保护的耕地的面积。
耕地保有量:规划期内必须保有的耕地面积。
城镇开发边界。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空间品质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
常住人口规模:实际经常居住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数量。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农村经收集、处理的生活垃圾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比例
镇区。乡镇规划关注的重点地区,根据实际和本地规划管理需求等确定。一般包括建制镇、边境口岸、工矿农林牧场区建成区及规划建设发展区。
乡集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驻地和经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村庄建设边界。在一定时期内因村庄发展需要,可进行村庄开发建设的区域。在不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冲突的前提下,结合规划指标和村庄发展规模预测,合理划定村庄建设边界。村庄建设边界可分为村庄集中建设区和村庄弹性发展区。
镇村体系。苏木乡镇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中有机联系的镇区、乡集镇和村庄群体。
中心村。镇村体系规划中,设有兼为周围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行政村。
基层村。镇村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外的行政村。
城镇社区生活圈。指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构建“15分钟、5-10分钟”两个社区生活圈层级,配置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生产需求等内容丰富、规模适宜的各类服务要素。
乡村社区生活圈。构建“乡集镇-村/组”两个社区生活圈层级,强化县域与乡村层面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统筹。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指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农村建设用地,包括工矿用地、仓储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
巴林右旗推进苏木镇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http://www.blyq.gov.cn/zwgk/xxgkzl/zfxxgknr/zfwj_8224/202309/t20230920_2148694.html
蒙公网安备15042302000112号